昔日“霸主”消费量逐年下降 在主食之争中呈现颓势 “面包方便多了” 米饭不再是日本人最爱?

在不少人眼中,日本人对米饭有一种特殊的执着。不仅米饭在日本占据主食霸主的地位,日本文化也和大米有着无法分割的关联。然而,近几十年来,日本的大米消费量却在逐年下降。据《卫报》报道,在这场“主食之争”中,米饭正在输给更便宜、更方便的替代品。为什么日本人不像以前那样爱吃米饭了?

大米地位受挑战

在世界各地,大多数饮食文化都是建立在当地最常见的谷类作物上,比如欧洲是小麦、南美洲是玉米,亚洲则是大米。


(资料图)

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,近3000年来,大米一直是日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。在日本绳文时代,水稻种植技术据称就已从中国南部或朝鲜半岛传入日本,并从琉球群岛一路传入其他地区,从此水稻栽种在日本扎根。

日本人对大米的推崇也令人印象深刻。

日本的别称“瑞穗之国”就意为稻青穗实,用来形容五谷丰登的景象。在日本的神社中,据说有3万多座都是用来供奉稻荷神。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也诞生于日本。

然而近年来,大米在日本主食界的霸主地位却受到挑战。

日本大米经销商牧野公司近日一项调查显示,84.8%的人表示每天都吃米饭,但68.1%的受访者称每天只吃一顿米饭,只有16.7%的人称三餐都吃米饭。

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,日本人年均大米消费量在1962年达到顶峰,平均每人每年消费大米118.3公斤。但此后开始逐年递减,到2020年每人每年只消费50.8公斤大米,不到从前的一半。按一碗米饭60克计算,1962年日本每人每天大约吃5.4碗米饭,但2020年人均每天只吃2.3碗。

相较而言,早在2011年,日本家庭在面包上的支出就已超过米饭。2017年,日本从国外进口的意大利面也达到创纪录的13万吨。

民众口味为何变

在日本,不再吃米饭已经成为潮流,被称为“远离米饭”(米離れ)。是什么推动了这一趋势?

舆论认为,日本的“去米饭”趋势其实从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就已播下种子。随着经济腾飞,日本人的选择变得更丰富,更多人开始转向面包、意大利面、面条等小麦做成的主食。当时日本政府也鼓励人们适应更西式的饮食文化,摄入更多肉类和乳制品。

其次,日本人生活习惯的改变也让米饭的吸引力大减。

“吃面包方便多了,尤其是在早上。”家住日本东京的望田七海(音译)说。过去,日本的经典早餐一般包括米饭、烤鱼、味噌汤和腌菜,但现在更多日本人却换成了烤面包和煮鸡蛋。

《卫报》也认为,随着日本工作和家庭压力的增加,以及越来越多人选择独居生活,人们已不再对米饭保持“忠诚”,而是选择更方便快捷的面包、面条等。

此外,日本和世界各地兴起的“控糖”饮食法,也让一些人对大米这类“精碳水”敬而远之,转而增加一些糙米、粗粮、杂豆的摄入量。

还有分析指出,日本少子化、老龄化带来的人口减少和人均摄入量减少,也造成“去米饭”的趋势。《东京食品清酒》一书的作者坂本由香里(音译)表示,在日本,大米并不便宜,因此更多人可能只负担得起面包或面条。

政府欲扭转形势

眼看日本大米消费量逐年下降,连带着日本食用水稻种植面积也开始缩减,日本政府正试图扭转这一趋势。

近年来,日本农林水产省开始提倡学生在学校午餐时多吃大米,并不断宣传有关大米对健康有益的信息。

日本政府也加大宣传力度,推广大米面粉作为无麸质且健康的小麦面粉替代品,这也催生了米面包等一系列衍生食品。

此外,越来越多大米生产商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,试图利用外界对日料的兴趣将日本大米推销出海。据悉,日本大米出口量已经从2014年的4515吨增加至2021年的2.28万吨,在七年内增加了四倍。

不过,业内人士认为,靠出口可能难以扭转大米消费量的下降趋势。

对此,有人认为,或许日本应该改变传统的米饭观念。

因为爱吃米饭,堀江恭史(音译)在位于日本福岛县农村的家中自己种了一小片水稻。相比晶莹剔透的白米饭,他吃的却是保留了粗糙外层的糙米。“我的饮食基本上仍以米饭为主,但我期待有一天,人们不再将米饭看作是一大碗煮熟的白米饭。”堀江说。

(文章来源:解放日报)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

新股
市场
Copyright@  2015-2022 大西洋证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